陕西省餐饮业商会网
Shaanxi Catering Association Network

汉中面皮的文化内涵及精神实质

 二维码
发表时间:2019-06-21 11:17

  俗话说“民以食为天”。从人类用火开始,结束了“茹毛饮血”的历史,便进入熟食阶段,开启了饮食文化的历史长河。汉中面皮以其独有的地方饮食特色,在中国饮食文化中犹如一颗明珠,有其“物美价廉,遍布城乡,童叟无欺,老少皆宜”的地位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。


汉中面皮的文化内涵

(一)津津有味的饮食文化。

  汉中面皮以大米浸泡四小时以上磨成米浆笼蒸成薄,上皮,趁热抹上菜籽油,切成条状,依个人口味调入油辣子,蒜泥,醋,盐等佐料,拌匀即可食用。趁热吃称热面皮。凉后吃称凉面皮。以黄豆芽、土豆丝、菠菜、芹菜、萝卜丝、黄瓜丝俗话说“民以食为天”。从人类用火开始,结束了“茹毛饮血”的历史,便进入熟食阶段,开启了饮食文化的历史长河。汉中面皮以其独有的地方饮食特色,在中国饮食文化中犹如一颗明珠,有其“物美价廉,遍布城乡,童叟无欺,老少皆宜”的地位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。

(二)源远流长的民俗文化。

  在南郑龙岗寺古人类遗址和西乡李家村文化遗址中,考古发现稻谷和大豆的遗骸,证明汉中是人类较早种植水稻和大豆的地方。汉中面皮自秦汉创始以来,承载着一代又一代汉中人的勤劳智慧,形成了汉中面皮与菜豆腐等搭配食用的习俗,成为汉中人早餐的首选小吃。随着社会的进步,时代的发展,也是汉中人待客必做的佳肴。时至今日,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,汉中面皮犹如一个才女,上得了厅堂,下得了厨房,在大酒店的宴席上可以见到她,在路边小店,在百姓家中都可以见到她,让你吃到地道的汉中面皮,已成为汉中民俗文化中一道靓丽的风景。

(三)念念不忘的乡愁文化。

  乡愁是一个人对自己家乡永远抹不去的深厚情感。当身处异乡之时,一见到汉中面皮便会情不自禁的去吃上一碗,尤其见到蒸面皮的老乡,免不了嘘寒问暖,了解一番家乡的变化。每当从外地回到家乡,一下车总是要去与面皮结缘。即或是外地出差、旅游,几天不在汉中,回来的第一餐也会首选面皮,这便是汉中人的面皮情结,乡愁情怀,吃面皮,想家乡,思亲人。

(四)宣传汉中的窗口文化。

  在全国各地大中小城市,随处可见“汉中面皮”专卖点和经营摊点,成为汉中劳务输出的一张亮丽品牌。这些人不仅以面皮脱贫致富,而且以面皮宣传了家乡,宣传了汉中,甚至改变了人们对陕西的认识。陕西并不完全是尘土飞扬的黄土高坡,还有青山绿水的陕南,鱼米之乡的汉中。在对外物质交流的同时,带去了文化交流。“汉中面皮”的品牌扩大了对外宣传的社会影响力,成为人们了解汉中的宣传窗口,起到了聚人心、展形象,推动家乡全域旅游发展的社会经济效应。

(五)营养保健的养生文化。

  俗话说“食色性也”。“病从口入,病从口出”,如何吃出健康是人们追求养生的必然选择。《本草纲目》记载:米能养脾,麦能养心,脾好了,人性柔,心好了,人诚实。汉中面皮不单单要求“吃饱”也要求“吃好”。他不仅包含了汉中人对健康饮食的思考,也蕴含了对世界万物的认识。面皮与菜豆腐,面皮与稀饭,面皮与时蔬等等的搭配,对油腻食物,对饮酒伤胃,对胃口不开者,面皮搭配是其重要的克星,吃下去感觉舒服,立见神清气爽之效。体现了“水火相克”、“天人合一”、“阴阳平衡”等诸多哲理,成为人们追求营养保健的养生之道。

(六)茁壮成长的节会文化。

  为了扩大汉中面皮品牌影响力,推动汉中面皮的市场发展,打造独具南郑特色的餐饮文化。2018年5月1日—2日,在南郑区人社局等部门主持下,在南郑区汉山广场成功举办了“汉中面皮大赛”,收到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。

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,2019年4月4日至6日,汉中市人民政府在南郑区汉山广场举行了“公主杯·汉中面皮”大赛暨首届汉中面皮饮食节。与去年相比具有规格高、规模大的新特点。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,在行业协会的管理下,面皮经营单位的广泛参与,一个以“汉中面皮”为载体的新时代节会正在成长,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新形势下,更具有弘扬传统,创新发展的时代意义。


汉中面皮的文化价值

  汉中面皮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,享有饮食文化,汉中一“绝”的美誉,是汉中独特的舌尖上的美食,久负盛名的地方小吃,具有开发利用的时代价值,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。

(一)广阔的市场前景,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。据不完全统计,汉中面皮经营单位3.6万家,已注册3.2万个。全汉中市有2800多家面皮店,小作坊8000多家,城区就有300多家,有专项能力认证的27000余人,各县区都有以经营面皮而发家致富,修建了楼房,或买了商品房的致富人。魏家凉皮年创收入8亿多元。更是行业中的佼佼者。从脱贫致富角度看,开面皮摊点,也是投资小、见效块的好项目。万元投资,便可实现脱贫致富,在促进就业带动经济发展上,其经济价值日益凸显。

(二)特色经营、品牌打造,受知识产权保护。汉中面皮正在由百姓日常饮食,转化为市场品牌,已涌现出“汉品面皮”“幸福面皮”,“张明富面皮”“周家大辣椒面皮”“魏家凉皮”等等品牌,被食客认可,口碑相传。一旦注册商标更是拥有知识产权,其商标受法律保护,为进一步扩大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。

(三)丰富的文化内涵,为文化艺术的发展增添了活力。

在以文化人,以文育人,以文培元的时代使命感召下,许多文化艺术工作者写出了歌曲,快板、诗歌、散文、小戏等脍炙人口的文学艺术作品,在汉中面皮协会的支持下,南郑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创办了《南郑面皮》报,开展了文学作品征集评奖活动,印发了《面皮缘》专刊,讲汉中面皮的故事,抒发汉中面皮的情怀。不久的将来,又会读到更多的关于汉中面皮的美妙诗文。汉中面皮从使用价值,商品价值,文化价值,步入了构建精神家园的发展之路。


面皮的精神实质

  一碗优质的汉中面皮,其巧全在调和。

  俗话说“五味调和百味香”。明朝谢榛在《四溟诗话》中说“不假调和,野蔬何以有味?”要做到面皮色、香、味、美,面皮生产者可谓调和高手。其面皮的多样性也源于调和,适不适口源于调和,总之,优质的面皮在于调和的比例、时间、次序等等的把握。既源于调和的技巧,又源于调和的精神理念。把这种“五味调和”的精神,引申到社会生活中,面对各种矛盾,难道不需要调和吗? 一个演奏的乐队,难道不需要调和吗?鲁迅先生在《三闲集·无声的中国》一文中指出:“中国人的性情总喜欢调和,折中的”。这种调和的精神,有利于社会政治生活中,统一思想,步调一致,形成合力。

  一碗面皮,不仅包含了米、油、菜、辣椒、调料等物料,而且酸、甜、苦、辣尽在其中,可谓“海纳百川”了。这不正是人生最大的修养,包容吗?有了这种包容,面皮才被人们青睐,有了这种包容,面皮才有了个性,才有了特色。

  人如面皮,学会包容,才能养成泰山不弃抔土,河海不择细流的胸怀。胸襟的宽窄,决定命运的格局,你能包容多少,就能拥有多少,因为包容化解烦恼,衍生美好,退一步天高地阔,让三分心和气平,这是人生的哲理,这是人生的境界。       


文章分类: 品牌菜品
分享到:

我们的宗旨

  陕西省餐饮业商会网依靠媒体优势以及出色的技术和服务,将会以优秀的服务质量,完美的客户体验以及高水准的专业服务团队,为企业建立优秀的公司形象、打造卓越广泛的品牌知名度,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优势。


联系方式

18991395284        15332453616

029-84581537

陕西省西安市凤城二路天地时代广场  B座712/713室

我们的业务

  品牌宣传

  杂志编撰

  商务合作




会员登录
登录
其他账号登录:
我的资料
留言
回到顶部